第(3/3)页 一群人话题越说越偏,原本讨论着李时勉,渐渐地重心就到了奖学金上面。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现在的李时勉可以说已经是身败名裂了。 仅仅一句反复无常,就注定了李时勉再也不可能被启用了。 换句话的意思就是: 李时勉没救了! 即使是这些和李时勉有着几分师生名分的南国子监监生,也没人想着替李时勉说话什么的。 毕竟这次事情是李时勉自己反复无常,这才得罪了太孙殿下。 自己做的死,他们能说什么? 最多也就是心里感慨几句:“李祭酒糊涂!” ……… “太孙殿下,这是国子监里传来的一些监生们的交谈对话的记录,代指挥使大人让小人给您送过来!” 太子府,一个锦衣卫的百户,拿着一份密报,送到了朱瞻基手里。 朱瞻基拿起来仔细看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几分满意的笑容: “回去告诉张懋,此事干的不错!” “是!” 看着百户离开,朱瞻基随手将手里的密报撕碎,然后扔进一旁的池塘中,看着几条锦鲤争抢着将这些稀碎的纸屑吞服了下去。 他这才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既然要开办皇家学院,自然会明白最大的阻力无非就是国子监。 而现在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倒台,势必会让国子监的其他官员不敢轻举妄动。 而剩下的人里面,最容易跳出来的无非就是这些监生了。 朱瞻基自然不会小看了这些监生,毕竟国子监的监生数量加起来可是足足有七八千人。 七八千普通人不算什么,但是要变成了读书人,这股力量可就不算小了。 随便站出来一部分,给他唱唱反调,他哪怕不怕,也会头疼的。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朱瞻基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去控制言论。 而这里面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锦衣卫了。 毕竟锦衣卫在国子监里安插的眼线可不是一个两个,这些人平日里的作用只是监察,但是利用起来,引导一下言论,自然也不是难事。 所以在夏原吉和蹇义离开后,朱瞻基就毫不犹豫的把这件事安排给了张懋去办。 而现在的结果无疑是好的,接下来哪怕还会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想要去挑拨这些监生闹事。 其效果也不会太大了,毕竟读书人虽然容易脑子发热,但是人家又不是傻子。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现在李时勉完全就是自己作死,皇家学院那也是为了督促国子监的学生学习的。 这个时候了,你再挑拨读书人闹事,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