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位仁兄跟温汝敏一样,都当过中文系的系主任。 也就钱立群年纪太大,留校北大的时候,老一辈的还不少,不然,老钱肯定也能够混到系主任的头衔。 当然,就算没有系主任头衔,钱立群在北大中文系,也都能横着走。 老大哥的名头可不是说说而已。 但解释肯定不能这么解释,“我认识一个老大哥叫钱立群,他也师从王瑶教授,所以路上有聊过,他就在你们隔壁的宿舍,一会,大家一块去吃午饭,我解释给你认识认识,估计以后大家就熟悉了。反正,咱们文史哲几个院系,估计也没多少研究生。” 说是这么说,但78级的北大研究生,其实不算少了。 有数据统计,77、78级共计3959名本科生、555名研究生走入了北京大学。 本科生就不说,毕竟是两届,但研究生可是实打实的一届,555个已经不少了。 不过具体到文科还真没多少。 毕竟文科专业太少。 也就那么几个,要等到几年以后,才逐渐恢复到二十多个。 所以,这五百多个,估计不到一百个是文科研究生。 其中文史哲三个院系就已经是占大头。 这种情况下,人数还能过多到哪里去。 反正,就这么少人。 绕了一拳过去,就会发现,大家都能说上一两句话。 所以,跟姚华山聊一会之后,苏亦就去喊人了。 钱立群就在他宿舍隔壁的隔壁,都一个过道,没走几步就过去。 剩下的就是陈飞宿舍比较远,在楼上,然而,整栋宿舍楼就三层,再远还能够远到哪里去。 不过因为跟陈飞的室友还不是很熟悉,中午吃饭的时候,只有他一个独身亲往。 钱立群他们宿舍也是一样。 但,他们这群人,还真不少了。 因为姚华山回去直接把他们宿舍的另外两个中文系的研究生都喊过来了。 这样一来就热闹了。 中文系、钱立群、温汝敏、吴傅辉,王瑶先生下面的三位研究生都来了。 而考古专业,苏亦、马世昌、姚华山,恰好是宿白先生的研究生。 嗯,除了陈飞。 再加上,就有点像上下联,横批是陈飞。 这一幕,倒是苏亦没有想到的,还真没想到,报道的第一天跟他们混熟的不是历史系的研究生而是中文系的大佬们。 这倒是完全出乎苏亦的意料。 原本马世昌说要请客,但除了苏亦之外,谁都没同意。 因为大家的情况都跟他差不多,都是有工资的人。 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师出身。 比如钱立群,之前就是贵州的中学教书,而,温汝敏这是公务员,之前还在广东韶关当了好几年的机关秘书。 毕竟是人大毕业的,要混仕途,从某种意义来说比北大更加有前途,不然,大强子当初也不会把人大社会学当成第一志愿填报。 估计是厌倦了办公室斗争,才报考的北大。 剩下的吴傅辉也差不到哪里去。 因为他也是老师,在来北大读研之前,就在鞍山当了差不多二十年的语文老师。 所以,都是有工资的人,虽然不多,但他们哪里好意思让马世昌情况。 就算论年纪,马世昌也不是最大的,他今年也才42,钱立群都快五十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样都轮不到他。 这种才是他熟悉的大学的场景啊,一帮三十四十岁的老大哥在抢着谁去买馒头,要用谁的饭票,多少有点后世食堂抢着刷饭卡的意思。 苏亦反而觉得有些莫名的熟悉。 不然,在偌大的食堂内,座椅都没有多少个的情况下,一个个的都去买着馒头啃着,有什么意思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