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在仲春,万物出达; 苍星露角,见龙在田。 早在前唐贞元年间,德宗李适便采纳宰相李沁之议,废正月晦之节,设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 同时又将正月初九、二月朔日和三月上巳这三天合称“三令节”。 此日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酥,宜助畅茂。 或祭日君,或祀句芒。 但对于乾道四年的九州地仙来说,最看重的却是次日,二月二,龙抬头! ...... 广南东路,惠州,博罗县。 五百里罗浮翠障之中,正有一座石楼坐落两山夹坳之间,悠然于云中可见。 离石楼不远是一座悬崖,崖岸边上钉了两根木桩,上面系着几条沉重的铁索,遥遥牵往对面,其下是深不见底的涧渊。 铁索上又随意铺着几块木板,风吹雨打之下,早已看不清原来的木色,但踏之仍坚硬若铁,似千年不朽。 悬崖两岸常有猕猴鸣啸,石楼左右也见珍禽盘旋。 过了铁索桥再往山外去,又有一处杏林、几畦菜田零落分布在周围,虽然面积不大,但也能明显看出经过一番精心打理。 似能想见此间隐居之士平日里摆弄果蔬的闲适自得之意。 石楼之中。 白玉蟾自定中醒来,眼中电光闪烁,如有雷霆升降,清浊混离,隐隐间划分五气,贴合自身五行,似是要化作五位脏器神祇出世。 因着元夕之会上师父与萨天师交流雷法的缘故,他自那日回返罗浮后便闭门不出,试图采撷精义,将重新梳理过后的神霄雷法融入自身修行法门之中。 同时还把自己与王重阳论道所得一并掺入,欲要进一步打磨自己的性命双修大道。 “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各得其静,静曰复命;穷理尽性,而至于命。” 口中轻诵道诀,白玉蟾吐出一口浊气,内中风雷隐隐,化作一股旋风冲出楼外,在高天掀起湍流,荡开三千里云烟。 “时候差不多了。”面色严肃的中年道人轻叹一声,“明日便是定好的时间,可师父尚未出关。” 陈楠与萨守坚一番交流,所获之多更在白玉蟾之上,回来后不久便去了悬崖下一方洞穴闭关,言说期满之日自会出现。 不过离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只剩一天,崖壁之下却不见任何动静。 虽然白玉蟾对自己师父信心满满,但也不禁有些担忧,万一耽误了时间又该如何? 念及此处,道人走出石楼,三两步来到铁索桥上,听着桥下溪谷中隐隐的猿啸与鸟鸣之声,顿了顿,复又向着楼中走去。 “海蟾呐,都过来了怎么还往回走呢?” 一声诙谐言语传来,白玉蟾面色一缓,转身道: “师父,您出关了!” 一道虚无缥缈的烟云自峡谷之中升起,落在地面化作尘垢满身的鹑衣老道,咧嘴道: “闭关小半个月,总算略有所得。” 白玉蟾问询道: “师父有何收获?” 陈楠畅笑一声: “得萨真人之助,终于把神霄雷法与太乙刀圭之术相融,前路有望,前路有望啊!” 白玉蟾闻言顿时一喜。 虽然神霄派本就重视内炼法的修行,所谓“斩勘五雷法者,以道为体,以法为用”,但陈楠自身修行的金丹大道乃是其师薛道光所授,与神霄雷法之间却没有半点干系。 长久以来,陈楠一直想把神霄雷法与自家的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彻底融会贯通,另开一脉不亚于王、林等人的雷法传承。 不过陈楠能兼修雷法与太乙刀圭之术却是机缘巧合而来,自己都无法复现这个过程,弟子白玉蟾所习道法更是以内丹修行为主,将雷法放在了次要地位。 如今得了萨守坚指点,他终于看见了将两道彻底融合,并行不悖的希望,自然难耐激荡心绪。 同弟子炫耀了一番,陈楠这才想起正事,看向白玉蟾: “我观始雷发于天东,又有仲阳之气上浮,想来离约定之期已是极近了。” 白玉蟾点头道: “如今已是中和之节,明日便是约好的二月二龙抬头。” 陈楠思索片刻,笑道: “那便该动身了,早些过去,也不必教其他道友久等。” 说着转身朝南,向石楼后山方向俯身一拜,苍老的脸上难得露出恭敬的神色: “老师,弟子这便携海蟾赴会了。” 白玉蟾在旁同样恭敬一礼。 师徒二人等了一小会,山中隐隐有笑声传来: “去罢,去罢!此去耗时不短,却是天地之幸、生灵之幸啊! “数十年所穷者,皆圣人之绪余也。有此一遭,法象枢机、还返妙用,皆毕于此矣。 “由是方知大道不繁,而自远也。” 陈楠和白玉蟾闻言若有所悟,足下却腾起流云若龙,其中雷光隐隐,飞往北方。 云巅之上,轻雷传远。 引无数生灵抬头去看。 今朝蛰户已开,便一声雷唤苍龙起。 当乘此,遨游人世, 第(1/3)页